屋面工程作为建筑物结构的重要组成分部,起着至关重要的防水保温作用。为了保证工期,便于施工,近些年很多屋面采用倒置式屋面做法,“倒置式”是相对于常规式屋面防水构造层的位置而言的。但随着屋面使用时间推移,倒置式屋面的弊端也日趋显现,后期的维修难度和成本很大。下面就倒置式屋面和常规屋面的具体做法、优缺点进行分析如下。

具体做法

倒置式屋面的做法(自下而上):

结构层→找坡层→找平层→防水层→保温隔热层→保护层

常规屋面的做法(自下而上):

结构层→保温隔热层→找坡层→找平层→防水层→保护层

区别

倒置式屋面与常规式屋面的区别主要在于防水层与保温层的上下关系,防水层在保温层下面即为倒置式屋面,反之为常规式屋面。

倒置式屋面优缺点分析

1、优点:

1)工艺简单,节约成本

倒置式屋面防水层处于保温层以下,无需大量埋置排气管道,从而达到施工快,节约工期,节约成本的优点。

2)对材料本身破坏小,整体性强,使用寿命长

倒置式屋面对保温层、防水层几乎不造成任何人为破坏,且由于防水层在保温层以下,管道口、落水口附近的防水更容易进行粘贴作业,后期漏水隐患小。其次防水层处于保温层以下,不受到太阳光紫外线的照射,大大增加使用寿命。

3)渗漏点易找到,维修难度低

倒置式屋面防水层与结构层近,防水层漏水点会在结构层上显现,不会因为排气管引起水四处渗漏现象,导致渗点不确定,维修施工时间长。

4)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小

倒置式屋面先做防水层,防水层做完后即使遇到雨季,也可在不进行屋面保温层施工的情况下进行室内作业,无需担心屋面漏水渗水引起的室内破坏。

2、缺点:

1)在防水层大面积破坏或者无法确定渗点的情况下,返修费用高

倒置式屋面保温层在防水层以上,在防水层大面积破坏或者无法确定渗点的情况下,需将上部保温层破坏,在进行修补,修补后需对保温层进行修补,整个维修过程繁琐且花费费用较大。

2)保温层施工时可能会对防水层造成破坏

在保温层施工人员直接接触防水层,卷材、涂膜防水材料均有可能被破坏,因此需注意施工时的成平保护。

常规式屋面防水与保温的做法

此类做法多采用加气混凝土、珍珠膨胀岩、矿棉等保温材料作为保温层,价格低廉。

1、优点:对保温材料要求条件较低,价格低廉。

缺点:

1)施工工序复杂,使用寿命短,屋面易漏水,漏水维修难度大。

因保温层在防水层下方,为排出找平层、找坡层内水汽,避免造成防水层大面积起包空鼓,需要在防水层上开洞排气,人为的造成防水层破坏,降低其整体性,从而导致后期极易漏水。再加上防水层在上部,常年经常风吹日晒,造成防水层老化、开裂。屋面漏水维修时,因其防水层下方布满排气管道,水流会从破损处渗下,沿着管道四处渗漏,确定渗水点极为困难,维修难度大。

2)季节、气候条件影响较大

屋面保温层不能遇水,吸水后会降低保温性能。常规式屋面需要做完保温层后再做防水层,如遇到雨季施工或者降水充沛的地区施工,需要晾晒,会大大影响施工工期。

总而言之,不能盲目选择倒置式屋面,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建筑物屋面设计要求以及施工的难易程度、工期和成本等方面综合进行考虑,减少屋面质量缺陷,降低维修成本,提高建筑屋面的耐久性、保温性和适用性,旨在为业主提供一个合格的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