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结构自防水

结构自防水就是指建筑结构本身就能达到防水的目的,即建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既能承重又能防水。结构自防水原理:在混凝土中加入-定量的抗裂防渗剂改善混凝:土收缩应力防止混凝土开裂渗漏,同时再通过增加其密实度的方式,从而达到结构既不开裂又很密实目的。与传统的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相比,结构自防水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广泛的实用性,优势十分明显。传统的防水卷材,涂料使用寿命较短,往往在建筑施工几年后就需要修补或重新铺设防水层结,结构自防水使用寿命与建筑相同,具有非常好的防水效果。适应性也较强,使用时不受任何施工条件的限制,且施工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施工,质量易得到保证。结构自防水能有效减少工程项目的施工工期,节约工程成本投入与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少。结构自防水技术,具有耐久性,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防水效果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地下防水工程人防工程等诸多领域中。

结构自防水的几大要点

1、混凝土抗渗性能达到要求;

2、混凝士具有良好的抗开裂功能或微裂缝自愈功能;

3、混凝土结构的密实度能够得到改善和提高;

4、对变形缝、穿墙管等节点构造进行柔性密封防水,达到整体结构自防水的效果;

5、对少量混凝土裂缝渗漏水采用化学灌浆等技术,修复因综合因素导致的渗漏水缺陷。

与传统防水层的区别:

1、寿命长

结构自防水体系的主体防水材料是钢筋混凝土,从近 100 年来的应用实践来看,现代混凝土结构地下工程的防水性能可以保持与结构同寿命。影响防水系统的耐久性因素中,柔性防水体系受主体材料老化、卷材接缝可靠性、涂膜均匀性、施工操作等影响因素比结构自防水更多,总体上可以认为,结构自防水体系的耐久性会更长的多。

2、工期短

柔性外包防水层施工通常需要较长的工期。混凝土保养、防水层施工、保护层施工都会占有一定的工期,最麻烦的是南方多雨地区经常下雨,基层条件很难达到防水材料的施工要求。在我国建设工程普遍存在赶工期施工的状况下,容易造成损失防水施工质量而满足施工进度的现象。结构自防水体系随着结构施工完成,主防水层也随即完成,虽然混凝土保养需要时间,但不单独占用工期。

使用结构自防水缩短工期100%,施工结构主体时,内渗材料已做,混凝土终凝后8小时即可喷涂DPS。

3、造价低

按我国现行《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设防标准要求,一级防水应设两道柔性防水层或一道高分子自粘胶膜预铺防水卷材。含基层处理的防水层施工单价约为 80~100元/m2,细石混凝土保护层、聚苯乙烯板保护层或砌体保护层施工单价约为20~40元/m2,合计约为100~140元/m2。
结构自防水体系造价主要包括:结构混凝土加预防裂缝控制技术措施,使混凝土具有符合工程要求的抗渗、抗裂性能;采用化学注浆等修复凝土渗漏缺陷。价格一般80-100/m2。 比传统防水材料节省40%的成本。

结构自防水材料施工前控制: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3大指标

1.1、流动性

是指新拌混凝土在自重或机械振捣的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流动性好,容易振捣密实,不容易出现蜂窝、孔洞、麻面现象。工人劳动强度低,不容易私自加水。流动性反映出拌合物的稀稠程度。若混凝土拌合物太干稠,则流动性差,难以振捣密实。若拌合物过稀,则流动性好,但容易出现分层离析现象。

1.2、粘聚性

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过程中,不出现分层和离析现象、其组成材料之间保持结合的性能。
测试方法:可以通过混凝土坍落度试验来判断。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一侧轻打,如拌合物渐渐下沉,表示粘聚性良好,如锥体突然倒塌、部分崩裂或发生石子离析现象,及粘聚性不好。

1.3、保水性

是指混凝土拌合物保持内部水分(不发生泌水)的能力。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随着密度大的粗骨料下沉和水分的上升,其表面会泌水,与此同时,混凝土内部泌水通道形成贯通毛细管,降低混凝土的密实性,从而影响混凝土质量。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是以拌合物中稀浆析出的程度来衡量的。当坍落度筒提起后,有较多稀浆从底部析出《也称浆圈),混凝土锥体因 失浆而骨料外露,则表示混凝土保水性不好。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三者间既有联系,又有矛盾。如果混凝土黏聚性好,其保水性也好,但流动性过大,则容易泌水。和易性良好的混凝土拌合物就是尽可能地使三者统一。

2、强度指标

7天抗压强度最好小于设计强度的80%,举例,比如强度等级c35.在7天强度>20MPa前提下,强度越低越好。28天强度不宜大于设计强度的100%。

过于早强的混凝土会因自应力而开裂。而自应力一般由于自收缩、温度收缩和干燥收缩共同引起。过于早强的混凝土没有足够大的徐变来释放自应力,同时高弹模也会导致最终的开裂。过于早强快硬的混凝土可以增加早期强度,但是水化热释放更快,导致出现温度裂缝,并增加DEF形成风险。塑性收缩更大。自收缩更大、更快。降低硫酸盐侵蚀能力。

导致大家盲目追求混凝土高强,早强的原因主要是业主和承包商希望加快施工进度。其次是为了保证混凝土耐久性而尽量降低渗透性而加大水泥用量,让混凝土早强、高强的错误观念导致。

3、施工中控制

1、按普通混凝土浇筑及养护即可。

2、浇筑方法:施工段的宽度应根据现场混凝土的方量,结构物的长宽及供料情况、泵送工艺、人力等预先计算好,避免施工冷缝。

4、施工后控制

1、养护:气温高于5度,洒水养护不少于14天;低于5度,应该采取保温措施

2、个别裂缝处理:项目完成质量自检后,如发现个别裂缝,根据裂缝实际大小进行密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