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墅地下室是别墅的重要组成,往往承担着活动室、健身房、棋牌室、储藏室等功能,但是不久,就会出现异味、霉菌、潮湿、结露等问题,使得地下室渐渐无法使用。为了提升别墅地下室利用效率,很多业主在装修时,会选择做防水防潮,但是局限于对潮气来源的认知不足,以及施工材料、工艺等的缺陷,虽然做了,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别墅地下室三防,防潮防霉防结露,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真正避免后期出现异味、发霉结露等问题?

别墅,作为一种高价值的建筑物,承载了业主不同层次和内容的“居住精神需求”,但不论这精神需求有多高级,如果在装修中,不能做到最基础的“干爽与健康”,那所有的追求高度都会在反复的防潮返工的工程里,崩塌得让业主们心烦意乱。

要解决这个难题,首先还是要搞清楚,别墅地下室的水究竟是从哪里来?很多没搞明白这个问题的人,就敢说一种材料彻底解决,只怕是自欺欺人了。
别墅地下室的水,归根结底,有五路之多,也就是我们说的“五大潮源”,真实存在,不容置疑!

一、裂缝渗漏水,即明水渗漏

混凝土结构建筑处在各种“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化”,这“变化”有大有小,由此会带来大大小小的裂缝,当雨水或地下水出现,就会顺着裂缝进入室内,造成明水渗漏。

二、毛细孔渗水导致的阴湿

混凝土水化过程中,多余的水从混凝土中逸出,在混凝土中留下孔隙。混合的水越多,形成的孔隙越多。此外,混凝土养护过程中,若是养护不到位,还容易出现温度裂缝和干缩裂缝。
这些孔隙、裂缝一般较为细小,有些甚至肉眼不可见,但它确实存在,当有水分经过时,这些微小的孔隙也会成为渗漏的通道,只是渗漏水不太明显,一般表现为阴渗潮湿。

三、土壤中的水汽经毛细孔进入室内

据了解,一般土壤的含水量差不多在15%~20%,若是在潮湿的雨季,土壤中的含水量则会更高。水汽是运动的,由低温向高温运动,同时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动,地下室环境温度通常高于土壤温度,地下室的水汽也远不如土壤中的浓度高,因此水汽会自然而然地由室外土壤向地下室内流动。

四、墙壁结露水

回南天、梅雨季等时节,地下室墙面、地面、顶板、通风管等处凝结的水珠,我们一般称为结露水或者冷凝水。结露要出现一定要满足两个条件——温差和湿度。两个条件都满足时,则潮湿水汽在物体表面凝结,液化成水,完成水由气态到液态的转变。

五、室内空气中潮湿的水汽

地下室空间门窗或其他通风、采光区域和外界相通,室外的水汽会源源不断地进入室内,并一直在空气中分布,经久不散。此外,裂缝渗漏水、毛细孔阴湿渗水、土壤中的水汽都会进入室内,加上已经凝结的水珠,或转化为水汽,或直接带来更多的水汽;日常的生活用水,如拖地、洗衣、蒸煮等也会使得室内的水汽含量发生变化,当湿气含量过高时,会让人觉得湿黏、烦闷,同时遇冷液化,形成冷凝水。搞清楚别墅地下室水的来源,才能在做防潮防霉防结露三防施工时,有针对性地选择材料和施工工艺,逐一攻破,系统解决,一劳永逸地解决地下室发霉、潮湿难题!

装修,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是外行人连热闹都看不了的专业技术领域。所以大部分业主把“防水”等同于“防潮”,是一种普遍认知误区。

不仅是业主,即便是我们国家,在整个装修行业领域的市场细分中,也没有专门针对“防潮”领域进行独立划分的行业分类。而在“防水行业”中,用“材料”解决防潮问题,成为了装修施工的普遍操作。

连市场行业现状中,防水和防潮都没分家,作为普通人,如何了解这种专业信息?

这也就导致在整个装修过程中,业主即便对“地下室潮湿”这个问题十分重视,但因为整体行业可了解的基础信息不够精准,同时,个人存在的基本概念上的混淆,而使得付出了巨大的装修代价,但依旧要面对日积月累的“地下室潮渗”问题带来的各种烦恼。

所以“防潮”不等于防水,一定是装修前,业主需要清楚了解的第一个装修知识。

一个是针对明面上的流动水,一个是要针对无孔不入的水分子。

这不只是概念上的不同,在重点施工的区域上,也是天差地别的。

在地下室、厨卫空间、外墙、屋面等部位,都要做防水,但要做防潮的区域一般是重点针对地下室、无地下室底层、房屋墙地面等。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防水是防潮的基本要求,但防潮是一种更高级别的空间预施工处理手段。

看到这里,可以解决装修里的第一个疑惑:为什么明明做了各种防水涂料,却没解决地下室的潮湿问题。

因为不适合。

地下室的潮湿,是由其独特的地质结构特性造成的。

地下空间的最大结构缺点,就是——封闭。不通风,不通气,不通阳光,这就为那些作妖的水分子,提供了肆意蹦跶的环境。

结构性潮渗,是地下空间潮湿的首要原因。

在新开发的建筑土壤里,经过冬季到春季的跨季酝酿,施工土壤里未蒸发完全的水分,由于水蒸汽压力差,从室外土壤通过建筑构造渗透,钻入业主的地下室作威作福,产生潮湿。或者,由于季节的变化,地下水位也跟着发生变化,土壤中的水分在夏季明显增多,导致夏季潮湿情况加剧。

对,又闷又热的那种。

其次,新建筑在建造时,混凝土、砖及涂料等都含有一定的水分,建成以后没有完全蒸发掉,一旦室内外有温度差,在室外温度上升的同时,水分子就都在室内蒸发了,使得室内潮湿。

想象下桑拿房的感觉。

最后,梅雨季大驾光临,年年都有,从不迟到、缺席、早退,一生致力于为南方人民制造室内潮湿,不遗余力。每年,在梅雨季的室内外气温各种差中,空气相对湿度也增大,室内温度经过冬天及春季,还处于较低温度状态,地板和墙壁,就开始源源不断地产生凝结水,导致潮湿加剧。

地下空间土壤内水分子无处不在,建筑结构密度再大,也无法阻止水蒸气的入侵,同时,季节性室内外温度一旦产生偏差,相对湿度发生变化,别墅地下室的潮湿问题,可想而知,并不是防水涂层、抽湿机、新风系统等辅助性解决方案可以排除的。

结构上的问题,自然需要从结构上入手解决。

本篇文章,主要为了解惑在装修过程中,因为防水和防潮带来的各种认知误区,以及提供一些基础的地下空间潮渗的相关常识分享。

科技在进步,我们的思想和信息,都应该及时更新。

城市未来的空间发展趋势,不可避免地会不断“推陈出新”,不论是作为别墅业主,还是普通的城市居民,我们都可以去了解更多,能够让我们“健康居住”的有效信息。

毕竟,安居,才能乐业,下期我们继续地下空间防潮常识的分享。